□ 大河财立方评论员 徐兵
2024年度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收官在即,不少中小投资者却吐槽不断。据媒体报道,有人报名时发现邮箱不存在,有人到现场却被拒之门外,有的公司干脆不设交流环节,也不当场公布投票结果。原本应是公司与所有股东共议大事的场所,如今却沦为个别上市公司应付流程的空心剧场。
中国证监会发布的《上市公司股东会规则》规定,凡在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股东或代理人,均有权参会,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。人为设障不让中小投资者参加股东大会,不仅违背规则,也让他们的基本权利沦为空谈。
更令人失望的是,一些股东大会根本没有沟通的诚意。高管缺席、交流环节被省略,独立董事述职只是一个人代读几句模板内容,整个会议流于形式。个别公司甚至私下告诉唯一报名的小股东“建议别来”,理由是“没安排交流环节”。公司把本应公开透明的制度安排,做成了闭门自说的内部例会,这与公众公司身份严重不符。
一些公司在表决环节也开始打马虎眼。按规定,主持人应在会议现场公布每项议案的最终表决结果。但在实际操作中,不少公司只公布现场投票,或者干脆一句“结果看公告”,现场股东根本无从得知表决是否公正。计票监票本应有股东代表参与,现实中因小股东稀少,这一程序往往被默认由律师全权代劳,监督机制形同虚设。
种种乱象背后,暴露的是部分上市公司根深蒂固的“只重大股东、轻中小股东”思维。在融资时需要投资者,在治理中却千方百计屏蔽他们的声音。这种倾向不仅破坏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,更是在透支整个资本市场的信任。
让股东大会回归本义,首先要靠公司自身敬畏规则、尊重股东,不应再拿流程当挡箭牌,更不能把会议变成流程演示。监管层应加强监督,对拒绝股东参会、程序违法的行为及时问询、严格处罚,把股东大会质量纳入公司治理评价体系。投资者自身应更加主动,用脚投票固然重要,用手投票更是维权的根本方式。
股东大会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环节,不能任由其空转。当每一位股东都能顺利进场、公开提问、清晰获知结果,股东大会才能实至名归,架起公司与市场之间的信任桥梁。
责编:史健 | 审核:李震 | 监审:古筝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邮箱:news_center@staff.hexun.com
启远网配资-实盘杠杆配资-短线配资炒股网-股票正规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